在家谱编纂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家族历史的厚重与深远。每一代人的努力与付出,都为家族的繁荣作出了贡献。而作为后来人,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宝贵的家族记忆传承下去,让后代了解自己的根与源。同时,在与同行的交流与学习中,我也深感自己的不足与欠缺。面对浩如烟海的家族历史与文化,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承担起这份重任。
中华民族是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棵大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这棵大树输送阳光、雨露、空气、养分,滋润着这棵大树生生不息,枝繁叶茂。
佛山南海九江世老村老氏大宗祠两期工程竣工庆典活动盛大举行,广邀老氏家族和周边亲朋戚友近四千人,隆重庆祝老氏大宗祠重光。应老氏大宗祠管委会发函邀请,我会陆上堂主任、何国华常务副主任带领秘书处的常务秘书工作人员赴会,并赠送国家一级书法家靖元先生专门为老氏大宗祠题写的一幅精美墨宝“源远流长”。
宗祠文化与谱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源远流长,两者可作为地方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当今时代的宗祠和谱牒,已没有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不忘祖德、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对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巨大的作用。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与广州(花都)灰塑文化产业研究院联袂,共同携手打造氏族文化研究平台研究基地、氏族文化产业基地签字仪式在广州花都灰塑研究院举行,这将意味着,灰雕这项古老而传统的非遗工艺将进一步推向产业化、市场化。
各氏族的兄弟、姊妹们:大家新年好!节序如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3年,随着新年的钟声响起,历史又翻开新的一页。值此春迎新绿花渐浓
【原文提要】2023 氏族文化产业经济年会,是承前启后的一次盛会,是岭南各氏族聚合力绽放的一次盛会。我们以此为契机,把氏族文化推向时代
9月6日,珠海市吴氏崇礼堂理事总会交流一行,在新任总会长吴保记先生、总会秘书长吴雄国先生带领下,莅临我会进行文化交流。
(本会讯):10月29日,应东莞市虎门镇大宁谭氏宗祠筹委会邀请,在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委会(以下简称氏研会)副主任、古建专
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代表氏族文化平台全体工作人员,向您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谨向您和您的家人,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和最美好的祝愿!
文化是宗祠的灵魂,但不是所有宗祠都有灵魂。宗祠文化也不等同于文化宗祠。家族的优劣衰荣往往大都体现在文化宗祠建设的深度与广度上
2022 年会第三次筹备工作会议,于9月26日晚上9点在线上举行,筹备组9位成员全数参加会议。连线会议持续召开了两个多小时,到十一点多结束。